第(2/3)页 几个人一个多星期的功夫就把小区游乐场建设起来,后续上三遍油漆,保证不怕风吹日晒,总之一个月全部完工。 这一个月孩子们啥也不想干,每天没事就围着这里转来转去,甚至有熊孩子等不及油漆干了就先偷偷上去玩一把。 不玩还好,玩了之后更上瘾,等开放这一日,引来一众孩子的疯狂。 孩子们有的玩,就不会去讨大人的嫌,大人们轻松了,自然就越发感激陈曦。 小区游乐场建设好了,幼儿园老师们觉得这个还真是很有益于带孩子,于是也想来一套。 传来传去,市区幼儿园都搞起了简易游乐场,倒是给木工行业带来了一批新活,也是意想不到的一项民生收入。 陈曦一开始只是为了七八岁以内的小朋友们考虑,没想到大院里的家长比孩子们还上道,对她和陈萍一家子简直好得不得了。 这一系列好人缘赚下来,等到将来陈曦开公司,大院的居民成了第一批最信任她的人,而这些陈曦曾经带过的孩子们也成了她忠实的客户群体。 当然这都是后话,如今陈曦依旧是兢兢业业的小保姆,每天带娃、做家务,其余时间学习上进,还时不时和顾言交流学习心得,总之小日子过得十分好。 很快就到了年底,陈萍又要拖家带口回娘家了。 其实陈萍没有孩子的时候,每个月都回一次娘家。可随着孩子出生后,每次回去大包小包还要抱着孩子,回回都累得腰酸背痛,于是便改成了一年回去两三次。 陈曦心道其实也就不到一百里路,这要在后世家家户户有小汽车情况下,一小时就到家,哪怕每周回家都轻轻松松。 哪像现在这种转两次公交,各种等车,各种挤车,各种闻不良气味,之后还要走半个小时,一般人确实受不了。 等回到陈家村,王大娘已经在村头等着了。见到闺女和陈曦都面庞红润,王大娘放下心来。 “小曦,你大爷上次去城里回来狠狠夸了你一顿,说你适应得特别好,在大院里特别受欢迎,我们都没想到你这么厉害。”王大娘先夸了陈曦。 陈曦挥着小光的小手手,“没有的事,都是大爷往我脸上贴金子呢。小桐,小光,叫姥姥好。” 小桐乖乖叫“姥姥好,姥姥我想你了”,哄得王大娘开心得不行,一把将小桐抱在怀里。 小光则“袄,袄”叫了一声,让大家忍不住笑起来。小光已经会叫爸爸妈妈奶奶了,只是姥姥发言太难了,他舌头还不够灵活。 等进了家门,陈曦带着孩子玩,王大娘和闺女趁机说了一会悄悄话。 王大娘亲自从闺女嘴里听到她如今每天十分轻松,连腰疼都没有再犯过,当妈的才彻底放心,于是对陈曦更加好上几分。 用过午饭,等孩子们睡下午觉,王大娘和陈曦这才有功夫说起了家里事情。 “小曦呀,你大爷把西边原来许老太太留下的三间房子批给你了,一会我领你去看看。秋天粮食也下来了,不过因为你常年在城里,所以只领到了四分人头口粮。” “想着你在外面用不到粮食,我已经替你直接做主磨成了面找人家换成了钱,就只有三十八块钱,你可别嫌弃少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