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她满脸都写着“害怕”二字。 白柳不能说没有一点担心,但她好在不用顾及婆家关系。 宋嘉应与宋家的关系平平,又相隔千里,用不到她去听婆婆的教训和关心。 而她和宋嘉应各有各的事业,宋嘉应更是鼓励她追求自己的梦想,糖豆也已经懂事……说来她实在很幸运。 当然,如今的一切幸运也是她之前的努力和选择。 一啄一饮,莫非前定。 两人双双叹息,说到底,她们二人目前并不需要为生计发愁。 读书从古至今都是需要以钱作为底气,寒门难出贵子。上大学尚且有国家的补贴,蔡娟和众多工农兄弟才能走到这里。 这世上,从未有绝对公平,能突破重重困难往上走,都值得敬佩。 “时间长了,蔡大姐应该也会想到新办法,或许我们学校有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吗?”白柳一转头,恰好路过学校食堂,灵光乍现。 宋嘉应也说起过他在六十年代初读大学时,学校同样有补贴,一些特殊困难的同学,会想办法通过付出劳动换取生活费。 在校内,往往更容易一些。 谢雪艳顿时明了,却有些犹豫:“蔡娟读书很努力,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。” 蔡娟的基础比较差,甚至比她还差,恰好两人都是读教育系,刚刚上学就面对教科书焦头烂额,哪儿有那么多的工作时间啊。 白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。 营养跟不上,还会影响学习和心态,每个人的抗压能力也不同。 有人阈值很高,有人却寸步难行。 她和谢雪艳谁都没有说帮蔡娟的话,都是成年人,有各自的顾忌和骄傲,她们谁都不敢说能负担起另一个人的生活。 退一步讲,帮人不难,但也要看对方到底如何看待他们。 她们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快晚上九点,九点半宿舍楼就要关门,大部分同学都会赶在关寝前回去。 学校理论上来说强制学生必须住校,但总有人不想遵守,比如容新月,她和叶晓琳偶尔会住在校外。 第(2/3)页